端午祭屈原 两岸飘棕香——闽台端午文化考
2013-06-07 11:37:21          来源:|0 | 编辑:huangmin | 作者:盛运昌          浏览量:6310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处在农历的仲夏开端,福建、台湾有着中原移民及当地闽越人古文化习俗的交融,更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重午、午日、夏节等。中国端午节作为传统的民俗文化,海峽两岸人民家喻户晓,人人参与传并播全世界。2001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端午节》邮票一套3枚,图案题材分别是“赛龙舟”、“包粽子”、“避五毒”, 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也是目前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07年 12 月14日国务院决定端午节全民公休一天。

  海峽两岸端午节同源

  端午节在中华大地的习俗演变至今已有2500多年。追根溯源,端午节日的形成是以大的周期性时令气候条件为导源,以时令为基础的多元文化的融合。端午文化的起源就包含有中国古代“汉字纪数文化”、“气候禁忌文化”和“物象纪念文化”的和合,以下仅从“物象纪念文化”方面做端午节文化的溯源性叙述:

  端午节物象纪念文化的核心内容不外乎以下两点:一是纪念的人物是以屈原为核心;二是纪念的活动是以扒龙舟和吃粽子、“避五毒”求平安为基本。

  海峽两岸端午节的核心纪念是以屈原为核心人物原型。笔者从几十年考察统计闽台关于端午节同源的种种史籍资料看,可以肯定地说,海峽两岸端午文化起源于中原,在民间影响最大、范围最广的认为是: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清末李次青诗词“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中所言的就是端午节的核心纪念人物——屈原。在福建端午虽有迎涛神说、龙的生日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大禹说、纪念曹娥说、纪念秋瑾说、纪念鲁班说、纪念贡王说、纪念王勃说、纪念李白说等都是小地域特色的瑞午异文版本,不是主流,只是端午节纪念屈原活动或寺庙奉祈水仙神像聖贤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在本来人民就已特别敏感的病毒易传特殊时令“避五毒”季节里,正好出现了大诗人、爱国者屈原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引舟竞渡打捞屈原,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有的老医师还将雄黄酒倒进江里,来驱挠蛟龙水兽,保护屈原身躯免受伤害。屈原的投江,使得人们要纪念屈原的冲动正好跟时令五月“避五毒”气候的本来提醒结合在一起。另外屈原去世的日子正是农历的五月五日,这种“双五”的偶然性也促成了在端午文化名称上的演变和修订。西方对中国端午节的翻译强调“Dragon-boat”,其内在核心内容就是关于屈原文化的一种特殊纪念。而龙舟与体育健身、运动比赛的结合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中国屈原文化、端午民俗文化事象在世界广为传播。

  端午节迄今近2500年历史,它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各地的端午具体民俗活动略有不同,1200多年前唐朝开闽王王审知到福建后,大批中原移民把屈原文化与当地闽越人古文化习俗的交融结合,发展至今更是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端午文化,仅有文革中断了十年。明朝郑成功称屈原为水仙,在厦门设水仙宫,保佑水上练兵平安,他带领大批中原移民后代将士收复台湾时又把屈原神像和妈祖神像同供战船上,保佑渡海作战成功,收复台湾全胜后,将士们在台湾台北、台中、台南建庙,把屈原作为保护神水仙尊王奉祀,清朝施琅统一台湾后在台湾全部港口建立起水仙王庙。进一步推广龙舟文化,并定每年農歷十月初十屈原为水仙王誕辰,主张舉行盛大祭典。从此台湾各地端午节划龙舟、十月初十纪念屈原的隆重活动至今未断。

  海峽两岸端午节的部分传说故事

  1 、漳浦屈原岛的传说。屈原岛位于福建省漳浦佛昙湾,是台湾海峽中的一个无人小岛,形似鸭蛋,面积0.26平方公里,东西长120米;南北宽58米,最高处海拔12米,岸线长370米。唐朝称鸿儒屿,宋朝末称屈原公屿,清朝称屈原岛,民国至今称屈原公。自唐陈元光在佛潭桥设行台时起,佛昙人民为纪念楚国大夫、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端午节,民间皆组织龙舟到此竞渡祭奠屈原,由此而得名。宋末明初,佛昙人民已将屈原视为人民保护神祭拜,尤其渔船出海途经屈原岛,都要停航登岛点香添油,求平安求多捕鱼。 到东南亚和台湾开基民众都要去屈原岛上带一棵植物或一包土或一块小石头,再投放供果,烧下纸钱,拜上三拜才出行。宋代解元郑少嘉,是佛昙白石村人,观龙舟词赞此地“江(鸿儒江)水兮泱泱,云山(鰲云山)兮苍苍.。龙舟竞渡,其乐无疆!”明中期屈原神像被海盗请走,明嘉靖四十五年长沙知府林敬回家乡佛昙时,途中将漳州靖城江边屈原宫(宫被洪水冲垮、屈原雕像仍在神位上)将屈原神像请回(一说是湖南汉寿屈原庙的神像),安座在屈原岛上。明末清初漳州龙溪县郭、林、陈等人跟朱一贵到台湾反清复明,船经屈原岛时请屈原神像作保护神,后安座在台北屈原宫。佛昙镇现有先锋村全国龙舟第一村美誉,其他每村都有龙舟2—3条,全镇有80多条龙舟,民间年年在屈原岛举办屈原文化节,在岛旁鸿儒江举办龙舟赛。近三年五月初四、初五登岛拜屈原的信众均突破十万人。端午节外每天还有些信众登岛求升学、求发财、求平安、求生子、求治病者拜屈原。

  2.闽南恶日的传说。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蝎、蛇、蜈蚣、蜘蛛、蟾蜍等五毒会一起出现,对人类的生存是一个很可怕的威胁。《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风俗通》文记,“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福建漳州、福州古时就有“躲端午”的习俗,则因恶日之原因。端午要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娘家度节,称“躲端五”,简称“躲午”。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谏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至今福建、台湾还有农历五月忌婚之俗,民间谚语说:“农历五月不嫁女,女嫁会生五毒子” 。

  福建闽中、闽西民间对恶日中的“端午雨”很是忌讳。民间传说多认为端午节下雨,尤其不吉,端午晴朗则吉利。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南宋陈元凯在《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睛,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

  3.宁德迎涛神的传说。春秋时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直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其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国王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要子胥自刎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纪念伍子胥之说。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也传到临省福建宁德、福鼎、柘荣一带。因此福建流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此说三百年前也传到台湾,台湾也把伍子胥列为水仙之一奉祀。

  4.开漳“贡王”的传说。开漳“贡王”也就是开漳圣王陈元光。陈元光,字廷炬,生于公元657年。隋唐年间,闽南一带被称为化外之地,汉族和畲族杂居。唐高宗李治时期,闽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蛮獠之乱”事件,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朝野为之震动。为巩固政权,朝廷委派陈元光父亲陈政领兵赴闽。陈元光14岁随祖母、伯父及许天正、沈世纪、李伯瑶、马仁、张伯纪、欧哲等6位大将南下闽越,平定叛乱,26岁晋升为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30岁任漳州首任刺史。陈元光治理漳州,开科选才,任用贤士;烧荒屯垦,兴修水利;办学校,兴书院。同时在州内设36个保,于四境立行台,招抚山越人,以保闽南安定。执政期间,奋力促进了中原文化的进一步向福建传播。711年,陈元光轻骑御敌,腰受重伤而亡。死后葬于云霄县,当地百姓感念其功德,尊称其为“开漳圣王”,并设庙奉祀。在诏安县西北郊的良峰山麓,构建了一座巍峨魁伟的陈圣王庙,因其系九进殿宇,又俗名九间九落庙,内崇祀陈圣王及其6将等功臣。每逢端午节,接壤广东的诏安乡人分别从庙中抬出陈元光、沈世纪、李伯瑶等神像出行。环绕北关游街时,由庙宇灯笼前导,刀斧戈戟罗列双行,社众排队随后,齐唱《贡王歌》,十分热闹。400多年来,诏安走“贡王”的民俗代代相传。云霄县、东山县、漳浦县也有端午拜屈原文化传播人黄道周的民俗。

  5,皇帝赐封黑旗白月龙舟旗的传说。在福建漳州九龙江畔马洲村大榕树下有座水仙尊王庙,庙宇供奉着屈原等神像,每当端午时节,庙宇门前,插着十二支黑色旌旗,而黑色旌旗上又贴挂着一轮白月,格外醒目。人们称之为“黑地白月”旗(马洲人都叫黑旗白月),这黑色代表对屈大夫的庄重、肃穆,表达马洲人对古人之敬重。而那一轮白月则是人们心中对光明的渴望,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四晚龙船游江在黑夜中的引导。龙海县志记载:这黑地白月旗乃明朝英宗皇帝在天顺七年(1463年)赐封,皇帝御赐马洲村十二支“黑地白月”龙船旗。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皇帝赐封“龙船旗”有史以来是这唯一的一次。每年五月初五,颜厝镇官田村、下洋、曾社村、土白村、颜厝村、下楼村、水头村、龙文东坂村、碧湖村;角美镇澳头村、榜山庄厝村;紫泥农场下楼村等数十村的龙舟都要赶来参加竞渡。江面上到处是龙舟竞飞,旌旗飘舞,江岸上观众数万。锣鼓声,鞭炮声和划龙舟呐喊声、观众的欢呼声响成一片。

  6、挖湖投棕的传说。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亡。在宋史的最后一页中,为逃避元兵追拿,大将张世杰带领十六艘船只夺港而出,逃向台湾海峽。但是船队中十四艘被风浪淹没了。只有四艘终于逃了出来,船上载着年仅十三岁的闽冲郡王赵若和以及侍臣许达甫、黄材等。在厦门以南的浯屿一带再遇台风袭击,他们只好解散随从,趁夜色弃船上岸潜入南太武山下,隐藏下来。直到元军不再搜捕南宋宗室,他们才到漳浦县的佛昙镇隐姓埋名,改姓黄(取“黄”“皇”谐音)修堡居住下来。隆庆五年(1571年),赵若和第10世孙赵范任浙东按察司兵备道副使,衣锦还乡后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扩建赵家堡。新修水仙庙,仿杭州西湖式样开挖“杨湖” 、“潘湖” ,奇特的两湖水色不同,每年端午赵氏族人在碧透“杨湖”中戏舟取乐,向浑黑的“潘湖” 投棕子喂鱼以纪念屈原。

  7、台北屈原宫的传说。每年四月下旬,台北洲美里一条窄窄的深巷中,灯笼高悬、彩旗飘飘。往日静穆庄重的台北屈原宫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又增添了一份热闹。附近的居民们纷纷聚集在这里,精心妆扮着英灵的圣殿,并商量端午节祭江、赛龙舟的事宜。 台北屈原宫是台湾奉祀战国时代爱国诗人屈原的寺庙,屈原在这被奉为“水仙尊王”,宫里的神像是清康熙六十年福建漳州龙溪郭姓等村民作为保护神从故乡屈原岛请背过海来奉祀的,当时由村民轮流恭迎回家奉祀,信徒则前往烧香朝拜。原屈原宫在日治时被毁坏,神像不知去向。一九八0年,村民集资建成了现在的屈原宫后重雕屈原金身,在湖南汨罗江屈子祠过炉、供奉数日再组团到屈子祠请回台湾屈原宫安座。屈原宫共分两层,两边的楹联为“屈赋千秋开规范”、“原天一问见忧思。”西墙上有《江上龙舟竞赛图》,东壁上则为《百姓临江伤悼图》,大殿的堂柱上挂满了书写有“湘水忠魂”、“风骚千古”、“正气流芳”等内容历届总统书赠的大小匾额。 每逢端午节,洲美乡亲都会参加郑重庄严的祭典仪式和献江、谢江仪式,龙舟举行(赛手三十五人,比大陆的船长)点睛下水竞渡和踩街游境、彩绘龙舟,书法比赛、作文比赛,从未间断,至今已有两百多年。除了端午节外,还有农历十月初十的“屈原华诞日”。台湾定这一天为“水仙尊王屈原” 的华诞,这天台湾信众可以共同在屈原宫和近百个水仙宫、上千艘渔上,再祭祀屈原一次水仙。此外,屈原宫还有一个诵经团,定期在农历初一和十五为赴大陆投资发展商及岛内的信徒诵经祈福。祭祀屈原已成为台湾人民的共同信仰之一。

  海峽两岸端午节民俗活动特色

  1.粽子、三碗青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没有持续下来。倒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后来与屈原的传说融合起来,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福建吃粽子是各地端午节的重要民俗事象。“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榕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八闽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

  如今福建、台湾各地端午节吃的粽子多种多样,璀璨纷呈。著名的有桂圆粽、烧肉粽、碱水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赤豆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福建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水粽皆驰名海内外。厦门的烧肉粽已从传统小吃跃入了中华名小吃的行列。烧肉粽的粽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五花肉并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蘸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卡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而不腻。闽南有俗谚:“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

  福建沙县的粽子,糯米一定要用黄荆枝叶烧成灰泡成的碱水浸过。据说这种粽子不但味美、不易发酸,而且吃再多也好消化不会拉肚子,成为全国名小吃。

  宁德屏南一带有端午“吃三顿” 、“三碗青”的习俗,“吃三顿”指初三晚、初四早、初五午吃粽子,也就是俗语说的“节三顿”。即过五月节吃3顿粽子。“三碗青”是千百年来已经形成固定的吃“鲜”习俗。在农耕社会中,端午节如果你的家庭拿不出3碗新鲜青菜,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农家。吃“鲜”传统也蕴涵赶鲜驱毒的“节义” 。

  福建不少地方流行端午“送节”习俗。宁德新嫁女的娘家于端午前要给女儿送肚兜、巾、扇等物,由新媳妇分赠家中老小,连续三年,俗称“送节”。三明的“送节”是亲戚朋友互相馈赠粽子,女婿要向岳父家送鸡、送肉,谓之“送节”。 厦门“送节” 是向邻里亲友送“龟糕” 、粽子。台湾阿里山“送节” 送新茶、米糕。

  2.挂艾草、菖蒲、榕枝,拔月四草

  台北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福州谚语:“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福建不少地方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悬在门一则上。有的还放束在成人蚊帐内、童床下。

  艾草既代表招百福,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一直是药用植物。传说屈原也用艾灸法为民治病。

  菖蒲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漳州民间引申为屈原水仙的“蒲剑”,认为是五瑞之首,可以斩千邪、驱万鬼。福州一带的端午节,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家家户户必在门口两楹插上红纸包头的蒲艾两束以祛邪。福建、台湾多榕树,榕树属于长寿神树种之一,福建、台湾的许多地方没有艾、菖,在端午节就流行挂榕枝。福建、台湾多数地方还流行端午节洗艾草水,以防毒健身。

  福建宁德民间有拔月四草的习俗。月四草又叫午时草。五月初五日,主妇带上小孩,个个背上竹篮来到溪边、田埂或小山头采集月四草。月四草是中草药,经过一个春天的成长已经开花成熟。这个时候采摘回来来洗净晒干,全年可用。平时如有头晕脑热、风寒发烧的,只要抓上一把熬一碗,喝下去即可解决问题。在旧社会缺医少药的年代,月四草在农村解决了大问题。市场小吃摊上如寒草粉干、山苍子小肠汤等,比比皆是。

  3.饮雄黄酒、午时水、午时立蛋、茶水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源自于夏至时令的中原。闽南谚语:“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防病邪。”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用酒调雄黄液,意在消毒防病,蚊虫不叮。台中、泉州谚语:“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如今福建武夷山、戴云山一带山区民间端午节也盛行喝一些龟蛇酒、红菇酒、杨梅酒、李子酒等。

  台中、台东地区还有 端午贴「五毒符」以禳毒虫之风俗。相传蜈蚣、毒蛇、蜥蜴、蝎子、蟾蜍五毒并存时不敢相斗,故剪五毒红色窗花或让小孩身穿五毒图案背心,可以避免毒害,护身保平安。

  台湾、福建习俗认为端午当天正午,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刻。居民们常常在正午时刻,到河溪、井里或有山泉的地方取水,装在瓶子里,在水中加入香茅、艾草、菖蒲等驱邪植物制成午时水饮用,饮用午时水、沐午时水可强身健体、驱除百病。福建、台东民间一直流行在端午节求取午时水,以保全家平安。台南市五瘟宫主祀五瘟大帝,此宫以“午时水”、“立蛋”、“送香包”庆端午活动闻名,

  福建是典型的茶乡.包括乌龙茶、白茶、大红袍等都闻名海内外,各地的饮茶习俗非常兴盛,端午节的饮茶更赋予强身健体的寓意,也常被称为午时茶。比如福建三明客家人端午节也盛行制作和饮用很具有中药保健价值的擂茶。擂茶源远流长,据考证,它是唐末客家人第二次南迁时传人的。擂茶的原料以芝麻、茶叶、陈皮为主,并根据需要变换不同配料.如鱼腥草、川芎、藿香、凤尾草等。

  闽南有“煎堆补天”(又叫麻团)的说法。农历五月初,正是南方梅雨季节,经常淫雨霏霏,难得放晴。民间传说是远古女娲补天时遗漏了一条缝,天空“漏了”所致,应设法予以弥补。因此,到了端午纪念屈原这天.海峡两岸沿海民间家家户户做煎堆,人人吃煎堆,用以敬奉神灵,目的是为了堵住裂缝的天。

  台湾多数地方有正午十二时立蛋民俗,一年中端午节正午是阳气旺最的吉时,又是太阳引力与地心引力相互拉扯,恰巧形成两股反方向的拉扯力量,就容易使蛋直立起来。圆滚的蛋吸收天地之正气,便能竖立不倒。台湾多次举办大规模的午时立蛋比赛。传说:人们如果能在午时立起鸡蛋,当年就可以得到好运。

  4.扒龙船、抓鸭子

  当今,端午节赛龙舟纪念屈原活动,福建、台湾海峡两岸比湖北、湖南长江沿线都盛行。福建、台湾海峡两岸每年龙舟竞渡绝大多数是民间自发组识的,政府指导民间组织。不完全统计:福建2011年有233艘,2012年有256:台湾2011年有43艘,2012年有56艘,可长江沿线各省是政府组织,民间参与,可竞渡龙舟比海峡两岸竞渡龙舟数少得很多。福建很多地方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便在道士引领下,划龙舟、打龙鼓至水边“请水神”,再决定炉主、头家、龙船会;端午当日,选手必须先祭拜龙船,将香火插在船上。竞赛结束后,待到农历五月十日“送水神”,然后恭收龙船。竞渡气氛十分热烈。

  福州闽侯端午的龙舟竞渡是为了纪念闽太祖王审知。福建闽北的一些地方在初四日过端午节龙舟竞渡,据说初五日是闽王忌日,犯讳忌。

  福建莆田的“化龙舟”是为了纪念五帝。莆田市城厢区东汾村的村民过端午节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陆地大闹“旱龙船” 后。烧掉纸制龙船,以祭拜祖先,驱邪祈福。

  福建的上杭县端午用小艇缚芦苇作龙形戏于水滨,称为竞渡。仙游县端午龙舟竞渡后,献纸钱于虎啸潭,以悼念嘉靖癸年戚继光于此溺兵。安溪县湖头兰溪龙舟竞渡已近300年,边扒边向溪中投棕子,丟纸钱、放鞭炮。

  漳州南靖端午九龙戏溪的习俗已有400多年,在九龙江西溪口两岸有屈原宫、屈原庙和九条彩色龙舟,连扒几天两岸数万人次观看。福清县东张水库1988年6月24日,举办过国际龙舟邀请赛,是福州规模空前的一次龙舟国际盛会。

  。

  厦门、东山一带的赛龙舟都是在海上。龙舟竞渡俗称“扒龙船”,龙舟造型呈长而狭的柳叶状,船头雕刻大龙头,须眉齐全,双目炯炯。龙头上披挂彩绸,船两侧彩绘鳞甲。有的龙嘴还能张能合,舌头能伸能缩。整条龙舟如活龙一般,船形船色与长江流域雷同。龙舟因颜色不同而有“白龙”、“黄龙”、“青龙”、“黑龙”等名称,也有些地方船头安上蛙、虾、虎等模型,称为“蛙龙”、“虾龙”、“虎龙”等。据道光版《厦门志》卷载:端午“竞渡于海滨,龙船分五色,唯黑龙不出。富人以银钱、扇帕悬红旗招之,名日‘插标’,即古锦标意”。

  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倡导的集美学村龙舟赛,蜚声海内外。他生前在集美学村亲自设计和修建了长800米、宽300米的海水龙舟池,并建造了可容16名划手的龙舟10艘,每年举行龙舟赛会。1957年端午节,陈嘉庚曾亲自主持龙舟赛会,邀请同安、海沧、杏林等邻近90多个社乡龙舟队男女运动员2000多人参加。1987年端午节,首届“嘉庚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在集美举行,参赛的除福建省队、厦门市队外,还有日本、澳大利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近几年厦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在这里举办两岸龙舟文化研讨会,集美区也在这里举办两岸龙舟邀请赛。

  5、抓鸭子、抓金猪

  闽南一带和台湾端午节常举办“抓鸭子”或“抓金猪”的特色民俗活动。这是一种考验人们体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间体育竞赛。竞技场一般设在大海上或大池里,从岸边腾空伸出一根10多米长的圆木柱,上面涂满滑油,木柱的末端安装着一只盛鸭子或金猪的小木箱,箱子有一个活门。参加竞技者要登上木梯.走过这根伸向水里的圆木柱,到了末端,用手拉开小木箱的活门,放鸭子或金猪掉进水里,同时人也跃入水中,去抓鸭子或金猪作为胜利品。通常,十几只鸭子,在一个多小时内,便被勇士们抓光。这种斗智、斗勇、斗巧、斗捷的水上体育活动,充满着热烈气氛和浓郁的两岸风情。

  闽南泉州一带的爬滑杉抓水鸭。据传是郑成功操练水师的一项辅助活动。泉州新桥溪、泉州西湖、南安溪美、晋江安海等地均举行过抓鸭子活动。

  6、长命缕、香包、配饰

  福建长命缕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五彩缕等。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在台湾端午节尤为盛行。连雅堂撰《台湾通史》记载:“以五色丝制成鸟兽花果之属,儿童佩之,谓可避邪。”用五色丝线或碎布缝成,内装香料(含有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柰、甘松等中草药),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在福建戴香包也颇流行。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端午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如今香包已成为情人节和旅游畅销品。

  端午节小孩除穿新装外,还要穿由外公外婆送的肚兜,佩挂用绸布或各色丝线做成的各种形状的香袋,内装以臭丸(樟脑丸)、雄黄等,以避蚊虫叮咬。

  福建邵武端午节前,妇女以绛纱为囊盛符。又以五色绒作方衬,联以彩线,系于钗上。幼女则悬之于背,称为“豆娘”。

  福建屏南一带端午节有系续命丝的习俗,古时叫长寿索或百岁索.意为长寿百岁。屏南俗叫“缚玍”(“玍”意为调皮)。新媳妇过门后第一个端午节,要给儿童系续命线。早饭后,新媳妇带上红头绳、剪刀、红尺,坐在厅堂上等候村中小孩来“缚玍”。“缚玍”又称“记节”,即在女孩的双手腕,男孩的左手腕右脚腕,由新媳妇用一种特殊的打结手法,缚上红头绳。而这种“缚”意在缚住小孩的调皮劲.希望他们男的老老实实读书,女的诚心诚意学针线活,寄托对下一代的殷切期待。漳浦、平和山区民间还采山花野草为金童玉女扎花环戴头上掛胸前。

  7、午时书

  福建福州、漳浦、诏安,台湾高雄、台南过端午节的特色之一是在门楹上像贴春联一样贴上“午时联” ,意在驱魔镇邪。清代御史、道光间两江总督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说:“福州乡俗,每逢端午节,既于朔日悬蒲插艾于门庭,而五日午时,又必用红笺书对句,贴于楹柱,谓之‘午时书’盖自前明已然,亦桃符之别调也”。相传徐振烈(即徐五)自作门前午时书云:“门幸无题午;人渐不识丁。”奠友棠在《屏麓草堂诗话》中,把写午时书之风,远溯到唐朝。端午节午时贴午时书,旧时在全国仅福州十邑有之,堪称中国一绝。如今的“端阳竞渡怀先哲,巴蜀救灾献爱心”、“海西共奏和谐曲,端午同歌丰稔年” 这些“午时书”,反映了福建人民心系汶川地震灾区,积极参与海西建设的激情。台南端午节挂幅专门吃鬼的画、抓鬼的钟馗像,也是常见的风俗。传说钟馗有驱魔镇邪的本领,端午节张贴其像作为午时书,可辟邪去疠、引福纳吉,故钟馗又有「端午之神」之称。

  8、唆啰连

  泉州鲤城保留有本地流传的端午庆祝龙王生的“唆啰嗹”特色活动。“唆哕连”活动的采莲游艺队伍由14人组成,在前面开路的人鼻梁处涂了白色,八字胡须,头戴清朝官帽,身上衣襟斜纽,肩上扛支短竹竿,一头挂着新出窑的大尿壶,四簇彩蕤下垂,内装烧酒,另一头挂着猪脚和草鞋。这是旧时代“铺兵”形象。随后是执幡旗的前导,此人头戴齐眉帽,涂红抹绿的脸又戴副墨镜,上身斜披破长衫,袒露的一臂高擎幡旗,一路上东挥西舞,大踏采莲步而进。接着是4名壮汉抬着巨大的木雕龙王头,男扮女装的花婆女丑、鼓乐队等。队伍沿街载歌载舞。采莲歌的首句是“五月初是龙王生啊”。每到一家,前导手擎幡旗,撞撞跌跌冲入门内,高喊“采莲啰”及吉祥语句,又用幡旗在厅堂屋梁间来回挥拂之后,随即退出。此时花婆给户主献花,户主则进时放鞭炮欢迎,走时送红包答谢。旧时泉州城里“唆啰嗹”队伍到乡村,近年晋江安海等乡村建立了“唆啰嗹” 队伍,端午活跃在农村。

  9、采卖草药

  福建各地还有端午节期间上山挖草药晒干备用的习俗。传说此日所备草药,疗效特高。福建清流从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四,四乡草药入城形成买卖集市,甚为热闹。福建大田农民端午节中午还取芋叶水磨墨,用红纸笺写 “五月五日午时书,四海龙王进宝珠。孔子笔头千斤重,打死蚂蟑永无踪”,贴在菜橱等处,意为驱除蚂蚁蟑螂。

  福建宁化的客家人端午节还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习俗,就是持续进行一个月的草药买卖。每当端午节即将临近,许多乡民便从野外山间、田边地头采集大量的草药,晒干后,到集市上摆地摊出售。其中有野艾、鱼腥草、六月雪、淡竹叶、车前草、金银花、茶南风、土茵陈草、石菖蒲、凤尾草、倒吊黄、夏枯草、白毛藤、石刀青、鸡尾蛋、绣花针等数十种草药。节前半个月开始,城区、圩场,随处可见草药摊,远远地就可以闻到浓烈的草药芳香,买草药的人们川流不息,纷纷买来大把各种草药带回家去。如用“石麻”的草药煮一大锅水给孩子洗澡治疮癣、防病邪;端午节草药买卖达到高峰。福建建阳以端午日为药王晒药日,将乐的城关人还有叫小孩端午日吃驱肥虫药的风俗,

  10、斗蟋蟀、诗人节、培榕树、投石战。

  每年端午节前后的一两个星期,台南县永康市的丰荣里社区,都会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斗蟋蟀大赛,这项活动不仅是端午节最特殊的一项竞赛,也把台南地区盛行的斗蟋蟀活动纳入端午节。

  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台湾文艺界还把端午产定为“诗人节”, 台湾各地诗人都在这天举行诗人吟唱大会。

  “台湾榕”是清代同治年间由福建东山岛坑北村跨海越峡种植在台北田中央村,台湾同胞也把植榕作为表达爱国思乡的心迹。每逢端午节,乡亲们在采摘榕青的同时,他们自发地为“台湾榕”培上一铲土,烧上一炷香,祈祷海峡两岸亲人早日团聚,祖国早日统一。

  台湾彰化、鹿港五月五日清晨,燃稻梗一束,向室隅熏之,用楮钱送于路旁,名日送蚊。门楣悬蒲艾兼插禾稗,谓可避蚊蚋;榕一枝,谓老而弥健。

  台湾屏东县佳冬乡,还有在端午节这天打石战的习俗。石战在佳冬地区已流传了数百年,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几天,众人纷纷拳擦掌,准备打场硬仗。石(古时为小石或土块,现为西红柿等)战以村落为单位,组织一如军队,“战斗”九时开始 至端午取午时水结束

  参考文献:

  《史记》、《吕氏春秋》

  《风俗通》、《楹联丛话》

  《岁时广记》、《屏麓草堂诗话》

  《台湾的年节》、《吉祥中国节》

  《中国文化精神》、《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

  《林氏家谱》、《陈氏家谱》、《郭氏家谱》等

  《民俗学》、《郑成功传》、《施琅传》、《开漳圣王传》

  《长沙府志》、《福州府志》、《漳州府志》、《厦门志》等

  龙海县、云霄县、东山县、漳浦县、宁化县《县志》等等

  作者:盛运昌

  中国屈原学会会员、厦门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电话:13860485878

  Q q:772975973

  邮箱:shengyc520@163.com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尚小区金国里39号108室

责编:huangmin

来源:|0

专题
精选
推荐
我要报料

  下载APP